×
网址大全 资讯 新闻
会员中心 绘画 书法
活动 访谈 大师
楹联 灯谜 篆刻
书家 大家 风采
文艺 诗词 乐韵
视频 展览 网展
H
书架
曲艺 民俗 征稿 合作
你所在的位置:首页 >> 艺术评论资讯 >> 艺术家杂家玩家——杜锡瑞
艺术家杂家玩家——杜锡瑞
来源:艺谭  时间: 2015/7/8 10:38:48

杜锡瑞


    简介:杜锡瑞,1947年7月生,河北乐亭人。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,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,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,河北省书协省直分会主席、国家一级美术师、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(巧雕印钮类)、 河北逸书堂书画院高级顾问。


          一   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   认识一个人要慢慢来,快不得的呵,有时我们以为已很熟悉了,忽然间他又让我们感到陌生,这人啊人,还真的不容易懂的;有时候,不是夸大了说,于我们自己也还昧于自知,况他人乎?

    却说,这位杜锡瑞先生,我又何敢说懂他呢?也何妨慢慢读他,当然是他的作品,却也是读他的人;因已是有自己风格的艺术家了,个性明显,是他的“这一个”,究竟与他的人品襟怀密切相关,故读他作品多少也在读他这一个人。

    认识可以说由浅渐深,由少渐多,符合客观规律。从艺术家角度,我最初欣赏的是他的印钮雕刻,这一行可不简单呵,好像能者不多,能而加好的,就更麟角风毛了。其实,印钮雕刻在他却是一种“无心插柳”的结果,或者基于好玩的心理,不想,却玩出了一个令人刮目相看的艺术境界。


书法作品


    我总是这么以为,好的艺术是玩出来的,有玩的心态,乐而不疲,方可以有成,故大艺术家都如顽童。或有人不同意此说,见仁见智好了。可是,我却还真的在杜锡瑞这儿寻到了知音,他说,我的体会是,为文为艺,轻松自然,既不累心,也不累身。他的艺术创作观是“享受创作”。如此轻松,乃最佳境界。不过,这里或者有令人误解处,或者真的以为不必付出,就可收获,则是错了。所谓轻松自然,当然取一种自由状态;不累心不累身,一者不以功利劳心,二者慢工出细活,不急于事功。对于艺术,当然不能不全身心投入。但因是一种玩耍,也就顺其自然,收水到渠成之妙了。

    还真的不知道,杜锡瑞对艺术的爱好这么广泛,印钮雕刻、篆刻、书法,这都不奇怪的;令我意料之外的,他还能文工诗,这文不仅仅散文,他的《野丝瓜》中,还有小说、故事、报告文学、联语之类,可谓纷呈,比我这专门为文者,还更多能,真的让人目花缭乱。多能必分心,乃属不智,他为何要这么做?答案其实简单,因为他在创作中享受到了快乐,就心满意足了。可是,事实上这样的好像漫不经心的状态,却成就了他,几乎是玩一样成一样,所以,称他艺术家,倒不如“杂家”更准确;要不,径自叫他“玩家”,也未为不可。这里,“玩家”不存任何指向性意义,纯从状态着眼。

    此刻也不想铺开了来说,收拢成一个窄口,单说他的书法。也没有别的意思,因为我正读他的书法,顺口说说而已。他尝试了多体创作,不过,我倒觉得,最见个性意趣的,一是行草书,一是隶书。他的书法,我概括为厚实华滋矫不群。杜锡瑞有一首诗,可以看作他书法的艺术观:书道精深各千秋,无门无派自风流。何须仰观他人面,亦步亦趋作小奴。那么,真的不讲传统吗?也不是的,是入得去出得来,取其神略其貌,也不囿于一家一派,更融进自我的体会。艺术上宁拙不巧,有厚朴滋味;宁生勿熟,汪洋恣意中,往往见返璞归真的平实。有时仿佛意气风发,喷泉如涌,又每每行于所当行,止于所当止。其间有逸趣横生,如白云出岫,这是自由的境界,有天然之妙趣。仿佛顽童涂鸦,不遵规矩?可也不是的,细读之,其中的传统之风习习焉,犹是清晰可感。


书法作品


书法作品


    他的书法,不衫不履间,荡漾一股清和之气,清和即醇正,最难得的是有一份静气。不衫不履,只是表面,我们依然感受得其宁谧之美。有时逸兴遄飞,书家往往欲罢不能,却也容易因烂熟而流于浮滑;只是杜锡瑞于此则每每能倍加警惕,抱元守一,从容书写,以静驱动,故飘逸而能合度,生动中蕴有韵致,可谓甚妙。

    杜锡瑞学书,也一如他的其他艺术,他说,潇洒自得书中乐。一个“乐”字,统摄了整个创作过程,从中享受创造的快乐,可以说是自我得到快乐,这是自乐;作品被人欣赏,是把快乐与人共享,自乐展延成他乐,就更是另一个崭新的境界了。

    云卷云舒,春去冬来,人事有代谢,只有杜锡瑞于艺术之心,没有变化;他的为人,也如此。他说,写尽古今写襟怀。古今何能写尽,况还有襟怀?当然有得他写的哪。

          二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    我国印章始于周代,距今已三千多年。到先秦时期开始有了形式简略的鼻钮、台钮、覆斗钮,这是印钮艺术的雏形。汉代是印钮艺术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,这一时期,印钮上的造型古拙浑厚,线条生动洗练,题材丰富多彩,至今犹被人们推崇,并作为后人学印、学钮的典范。

    钮,按《说文解字》的解释,即印鼻也,就是印章上部的装饰。开始时印钮只是用以穿绳系结,开始纯为实用,汉代后才加以巧饰,在印钮上雕刻兽头等等,显示官阶。到了元末明初,印材发生变化,开始使用青田石、寿山石、昌化石等石料,遂开启了篆印艺术新纪元;而文人艺术家的加入,也使印章出现了书法、章法、刀法等多种艺术元素。雕刻印钮也渐渐成了一种可以独立欣赏的艺术品类。

    在我国印章史上,清代印钮由于寿山田黄的开掘及采用,此时制钮名家辈出,艺术上已达到了十分完美的境界。清代制钮名家进入史册,可见其盛,史载的制钮名家,就有康熙时的杨玉璇和乾隆时的周尚均。


一叶知秋


母与子


    明清时期,我国印钮的艺术成就主要集中在石雕造型上,这一时期的印钮制作,也可以说是中国五千年石雕艺术的一个缩影。因为它不仅充分运用石雕艺术的表现手法,如圆雕、浮雕、透雕、阴线刻、凹面刻、减地平面阴刻等,而且还在这些“方寸之地”上,集雕刻、书法、绘画于一体,千姿百态,精巧备至,形成了一个异常精美的艺术世界。

    印钮大致可分为两大类,即是钮头雕和全面雕。印钮代表着一种传统文人的情趣,而随着现代与传统文化的融合,印钮中也越来越呈现出多样的文化风情及艺术面貌。著名书法家、河北省书协副主席杜锡瑞先生,就是当今的印钮雕刻大家。韩羽称其印钮艺术曰:“天然之妙,人工之趣,妙趣横生”。他刻刀下的作品,无不精妙,焕然生彩。其每每因材施“刻”、随形赋意,经过巧思妙构,一块块顽石遂被“点化”成活灵活现、呼之欲出的生命。

    这件“母与子”印钮,刻于2000年。这块紫红底色的石头上,有两块灰色斑纹,斑纹上又天生“一”、“二”两字,石头的原主人以此居为奇货。杜锡瑞先生却以艺术家的眼光另有发现:在“一”、“二”两字外包有一圈白边,边缘条纹呈向外放射状,极像金丝猴的绒毛。他由此设想:如果把“一”字刻成小猴的嘴,那个“二”字下面的一长横,不就是另一只大猴的嘴了吗?至于“二”字上面的那一短横,完全可以从中间挖断,刻成大猴的两只眼睛。心中有了蓝图,杜锡瑞便废寝忘餐地捉刀创作起来。经过一番精心创作,一对相依相偎、亲密无间的“猴母子”已活现石上,成为杜氏印钮雕刻作品的代表之作。


龙凤呈祥


红叶椿象


    “既不泥古,亦不狂怪,风格独具,高雅不俗”是书法界对杜锡瑞书法及篆刻艺术的评价,其印钮作品与此一脉相承。既体现杜先生艺术美学思想,也是他独特的艺术风格。从他印钮作品中,我们可以体会到杜先生对自然、生命、生活的深深热爱,对艺术的苦苦追求。杜锡瑞创作所用的石材并不是什么奇珍异石,都是从地摊上淘来的,最贵的也就几百块钱。买石材后,他并不急于雕刻,而是用了一两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反复揣摩,因石构图,因势创作,如《芭蕉水牛》、《火狐》、《金鱼》、《补天》等,无不巧妙地使石材的天然元素,成为自己活泼艺术意趣的生动载体。

    艺术不能急功近利,在当前这个浮嚣尘上的社会,坐得住否?是一个艺术家能否臻大气象之关键。杜锡瑞的创作不以金钱为重,曾经有一个收藏家想以30万元的价格收购他的一方巧雕印钮,却遭到了拒绝。该收藏家说:“杜老师,我真的很喜欢那方石头,钱不是问题。”但杜锡瑞的回答则是:“对我来说,钱也不是问题。”或许这种淡于功利、执著于美的探求的状态,才是最接近艺术创作本质的一种状态。正是靠着这样澡雪精神的心境,杜锡瑞才能从容地“玩”出了巧雕印钮艺术的崭新境界。



注: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,均为原作者的观点,不代表大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。
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产品服务 诚聘英才
版权所有:大师网 网站备案号:粤ICP备14061578号-1
Copyright 2011 Enterprise Management Training
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| 站长统计